您好!欢迎光临工博士商城

施耐德断路器专卖

产品:470    

咨询热线:13601696230

QQ QQ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如何看待产业升级过中制造业的比重和作用
产品分类
新闻中心
如何看待产业升级过中制造业的比重和作用
发布时间:2016-05-1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36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     对于关心社会和企业发展前景的人而言,这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。近日,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及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、中国区总裁朱海接受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望邀请,作为嘉宾参加了“经观会客厅”的对话环节。
 
      双方就“绿色经济与生态发展”、“十三五期间跨国企业在华的发展机遇”、“工匠精神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”,以及“供给侧改革中企业的价值”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。
朱海: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,大家都在谈“新常态”,谈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到中高速发展。对于“十三五规划”,我个人关注的话题当属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。“供给侧改革”的核心部分就是工业,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随着去年5月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提出,我很欣慰地看到了中国工业的回归。这将迎来制造业的春天。
 
      刘世锦:我很同意你的观点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经济发生一个很重要结构性的变化,就是工业的比重有所降低,服务业已经在去年超过了制造业50%,而这个比重还在上升。
 
有人认为中国将来主要发展新经济,制造业好像是老经济,已经成为一个“老动能”。我觉得这种观点不符合实际,而且很危险。
 
中国现在服务业缺口最大,下一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生产性服务业,包括研发、物流、金融、信息、服务等等。这些实际上都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。而服务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正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的部分。
 
所以在“十三五”或者今后更长一段时间,我们会看到中国工业和服务业之间形成一种新的互动的关系。我们所期待的格局是工业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,但是所谓的转型升级技术含量附加价值都在迅速提高,这一点归结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,相互的融合和推动。
 
朱海:围绕供给侧改革我认为有几个关健词,首先是“走出去”;第二是“智能制造”,从质量、效率上提高制造业的核心能力;第三就是“绿色能源”,用更多清洁能源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;第四是“创新”,这其中包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,对创新的支持等等。
 
智能制造有两个关键词,一个是透明,另一个是融合,“透明+融合=通”。《黄帝内经》说的好,“通则不痛”。对企业来说,这个“通”的范围很广,包括管理的通、运营的通、服务的通、与客户的通、与供应商的通,内部垂直纵向的通,也包括横向与上下游之间的通。企业打通了生产运营流程,打通了数据及平台,就好像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后,一个平常的招式就有巨大威力。这个“通”,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前提与核心。
 
智能化的核心是治病健体,而不是一味的买药吃药。看病过程中,病人需要找到最好的医生,望闻问切,准确诊断,对症下药,合理用药,这才是治病强体之正道。我个人观点,智能制造一定要“先医后药”,因为我国的企业一听到智能制造,各地政府就一窝蜂上补贴、买设备,造成巨大的浪费。其实“是药三分毒”,千万不要为了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,一定找好医生看完病(找问题)再去买药(买设备),只有适合企业的事才能去做。
 
现在,很多人在忙着为智能制造建立标准。行业固然需要标准,但一定要“水到渠成”。不能为了制定标准而制定标准。僵化的标准只会抹杀创新。对于新生事物,尝试和探索才是第一位的。我呼吁先鼓励发展,把制定标准的速度放慢一点,等到整体智能制造的行业水平提升了,标准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。
 
刘世锦: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对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做一个区分。具体从推动创新的角度来讲,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。第一,鼓励竞争,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的动力;第二,推动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改革,混合所有制整合。也就是企业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创新的结构,同时采取适合创新的资本形式,比如利用风投或者PE的方式来创新;第三,推动创新资源流动。中国将来的创新就集中在若干创新性的城市、行业和龙头企业上,这是创新的核心资源;最后一点,国有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与外资合作,这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。



 

联系热线:13601696230   联系人:刘朝美 联系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富联一路98弄6号

技术和报价服务:星期一至星期六8:00-22:00 施耐德断路器专卖